于是找到吴伟业的诗《题画 其三 洛阳花》(如下),一探究竟。
绿窗昨夜长轻莎,玉作栏杆锦覆窠。
丹缬好描秦氏粉,墨痕重点石家螺。
剪同翠羽来金谷,织并红罗出绛河。
千种洛阳名卉在,不知须让此花多。
此诗单看诗句内容,不能确定描写的是石竹花。实际上更可能是牡丹花,因为吴伟业对洛阳牡丹是有一定了解的,写过一首描写洛阳牡丹的词《南乡子 新浴 牡丹头》:
高耸翠云寒。
时世新妆唤牡丹。
岂是玉楼春宴罢,金盘。
头上花枝斗合欢。
著意画烟鬟。
用尽玄都墨几丸。
不信洛阳千万种,争看。
魏紫姚黄总一般。
看来要弄明白洛阳花究竟指的是牡丹花还是石竹花,还要从其它的诗文中寻找答案。
洛阳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诗句中,比如徐陵的《长相思 二》中的“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 牡丹一词则首见于东汉及南北朝时期。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在甘肃武威东汉早期墓葬里发现的医学竹简里有用牡丹治病的记载。而东汉的都城就是洛阳。另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久矣。” 洛阳也是北齐的重要城市。所以洛阳花有可能指的就是牡丹花。只是相关佐证材料较少,无法定论。
这里需要指出,诗句“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中用雪来比喻洛阳花,说明洛阳花在当时是白色的,而牡丹刚开始人工种植时就是白色的。晚唐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开元末年,郎官裴士淹在汾州得到一丛白牡丹,后移植到长安自己的家中。经过培育,到了唐代天宝年间,牡丹花开放得极为繁盛,一时名动京城。宰相房玄龄提及这次盛会时遗憾地表示:“牡丹之会,我竟没有参加,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虽然只是小说,但也侧面反映出唐朝最早的牡丹花色就是白色。现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三合村仍有一株中国现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距今1300多年的历史。
南北朝之后的隋朝,洛阳花一词继续出现在诗句中,比如张碧兰的《寄阮郎诗》中的“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秦玉鸾《忆情人诗》中的“可怜秦馆女,不及洛阳花。”洛阳花具体指什么花仍不明确。但据《海山记》记载隋炀帝时期洛阳西苑种植了大量的牡丹,所以洛阳花一词仍可能指的是牡丹花。
唐朝时牡丹声名鹊起,洛阳花一词指牡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继续出现在诗句中,比如李商隐《漫成三首之一》中的“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白居易《恨去年》中的“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到了宋朝,洛阳花一词开始明确指牡丹。比如刘过的《送牡丹韵》“娉娉嫋嫋洛阳花,合在瑶池阿母家。”郭应祥的《卜算子》中的“谁把洛阳花,翦送河阳县。魏紫姚黄此地无,随分红深浅。”
明朝时洛阳花一词延续了宋朝的含义,明确指牡丹。比如明代李东阳的《洛阳春 题金瓶牡丹寿罗冰玉五十》中的“洛阳花入长安早。”
但明朝时洛阳花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
李时珍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的《本草纲目》中写道:“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余,梢间开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钱,红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妩媚,有红白粉红紫赤斑烂数色,俗呼为洛阳花。”
而初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的《群芳谱》对此做了进一步说明:“娇艳夺目,㛹娟动人。一云千瓣者名洛阳花,草花中佳品也。”其中“千瓣者”指的是重瓣石竹花(下图)。
由此可知,从明朝开始,重瓣石竹花在民间也被称为洛阳花。
从图片上看,重瓣石竹花确实神似牡丹。所以民间开始用牡丹的别称洛阳花来称呼它。
但是由于《本草纲目》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一句“俗呼为洛阳花”使洛阳花逐渐成为所有石竹花的代称。
受此影响,清朝时洛阳花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周之琦《浣溪沙》中的“”一榻沈吟淇上竹,数枝憔悴洛阳花。” 中的洛阳花指的应该是牡丹。因为牡丹是木本植物,有明显的枝条。石竹花则是丛生的草本植物,用“数枝”来形容并不合适。而吴绡的《黄莺儿 洛阳花》中的因为有一句“洛阳名好,休羡牡丹花。” ,所以题目中的洛阳花指的应该是石竹花。
其实,作为一种颜色多样,生命力顽强的野花,石竹花早在唐朝就已常见,名字也出现在唐诗中,比如:
一自幽山别,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叶,深浅不分丛。
野蝶难争白,庭榴暗让红。
谁怜芳最久,春露到秋风。
—— 唐代·司空曙《云阳寺石竹花》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 唐代·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从这些诗句中可知石竹花五彩缤纷,颜色多样,并不以白色见长。“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等诗句里用雪来形容石竹花并不合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洛阳花一词的本义是牡丹花。而石竹花作为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并不特别多见于洛阳,被称为洛阳花只是因为重瓣石竹花神似牡丹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