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饺子——寓意招财进宝
饺子一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物,尤其是北方地区,不管大小节日餐桌上必定少不了一盘鲜香味美的饺子。饺子荤素均可,素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特点,可将各种包含吉祥寓意的食材都包入其中,象征着将百福纳入囊中,而且饺子与“交子”同音,其中“交”字有相聚之意,同时饺子圆鼓鼓的外形与元宝相似,有招财纳宝的寓意,在大年初一之际,全家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象征着新一年交好运、福气满满、招财进宝。
二、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在我国传统的食物中,年糕在过节期间一直是备受喜爱的食物,过年吃年糕也是我国传统的食俗之一。年糕与“年高”谐音,取“步步高升”之意,在新年的第一天,吃年糕寓意新的一年家人事业、学业都能步步高升,而且年糕是白色或者黄色的方块状,好似真金白银,寓意新年大吉大利、恭喜发财,再加上年糕形式多样、口味丰富,是非常应景的新年食物。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对年糕口味的偏好也不尽相同,通常来讲,北方人吃年糕多以蒸或者炸制成甜口的,而南方人吃年糕兼具甜咸两种口味,除了利用蒸、炸的烹饪方式,还喜欢炒着吃或者煮汤食用。
三、吃斋——寓意祈福消灾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传统习俗,在民间有““年初一吃斋,胜吃一年斋”的说法,吃斋与“吃灾”同音,取“吃掉灾难与灾害”之意,认为在大年初一吃斋象征了将新一年的灾难与灾害都吃掉了,寓意整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一定的学科道理,在年夜饭人们免不了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而吃素既可以解腻,还可以保证荤素搭配、健康合理的饮食,以神清气爽的状态去迎接新年。
1、放开门炮
在大年初一讲究放开门炮,在春节早上打开大门后,先放上一挂鞭炮,迎接喜神、驱赶鬼怪,有的地区也叫“开门财”,尽管不同地区叫法不同,但有这美好吉祥的寓意。相传,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凶猛无比,经常在新年之际出来吃人,逐渐人们发现这只“年兽”惧怕鞭炮的火光和声响,人们在大年初一的凌晨便开始放鞭炮,此起彼伏,久而久之,新年放鞭炮的习俗流传至今。每到新年,炮竹声不绝于耳,有辞旧迎新和开门接福的寓意。
放完开门炮后,满地碎红、灿若云锦,犹如铺上了一层红色地毯,喜气洋洋的非常符合过年的氛围,这又被人们称为“满堂红”。现在虽然很多城市有“禁炮”的规定,但还是可以用电子炮竹来替代。
2、祭拜祖先
在很多地区,有大年初一祭拜祖先的讲究。到了大年初一早晨,家里的大人总会早早地叫醒孩子,待一家人穿上新衣或者干净的衣服、洗漱后,大人会领着孩子在自家正厅设立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真诚的祭拜、叩谢,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以及感谢先人的保佑,祈祷一家人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随后。在大人的带领下,还会对家里设立的神明牌位进行跪拜,感谢这些神明在过去一年对家人的保护与监察,期盼新的一年能保佑家人安康快乐。
3、拜大年
拜年是我国新年的传统民俗,是表达辞旧迎新、相互祝福的一种方式。拜年通常都是从家人开始,晚辈起床洗漱完毕后,要先向家里的长辈拜年,祝福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长辈在受拜之后,会将提前装有压岁钱的红包分给晚辈,以表达长辈希望晚辈健康成长的心愿。在给家里的长辈拜过年以后,人们外出与相识的朋友、邻居或者亲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的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的吉祥祝福语。
【大年初一,这3样有忌讳】
1、不打扫卫生
在大年初一,按照老传统是不能碰扫把、打扫卫生的,老一辈认为在新年里地上充满了“福气”、“运气”和“财气”,若是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打扫卫生,会把一年的好运、财运与福运皆扫出家门,这一年家人的好运都没有了,所以讲究不碰扫帚,不打扫卫生。如果真的是家里地上比较脏的话,可以用扫把将垃圾从外往里扫成一堆,寓意将好运扫进门,等到初五“破五”时再将积攒的垃圾倒掉。
还有一些地方讲究大年初一不能往外泼水,自古人们认为水象征着财,如果新年往外倒水,害怕因此而破财。
2、不吃稀饭
大年初一讲究多,在吃的方面很多地区有大年初一不吃稀饭的说法,认为“稀”对应薄,有福薄财稀的意思,而“稀”的相对词“稠”,则代表多,所以为了让以后一年的日子富裕多福,人们相对会选择干的食物或者粘稠的食物。还有一种说法,稀饭在一些地方有被称为“糊涂”,人们认为大年初一喝了糊涂,一整年都会犯糊涂、事事都不顺,生活一团糟。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生活能够大吉大利、万事顺利的期盼。
3、不杀生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家中有血不吉利,特别是大年初一开年便见血,是不吉利的征兆,所以在除夕之前,人们杀鸡、杀牛等置办年货,而过了除夕之后就不再杀生,开始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