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足”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要从四、五岁起就要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的。现在可能见不到裹小脚的人,但是十年前裹小脚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她们大多都会拄着拐杖迈着一双颤巍巍的小脚走路。照片中就是被缠足的清朝女子。
我们经常会听到“三寸金莲”,其中“莲”就是“缠足”。而且并不是所有“缠足”都能被称为三寸金莲的,人们会根据“缠足”的大小来评价“莲”的等级,只有小于三寸的才能被叫做“金莲”,四寸则为“银莲”,大于四寸就是“铁莲”了。同时,金莲不仅要小还要弓弯,这是把女人脚用布裹断使她们脚不能再生长,这种陋习对当时的女性伤害非常大。照片中就是裹着小脚的青楼女子。
而且缠脚绝大多数是从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大概在她们5岁左右。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在发育,更容易塑形,而裹脚是用一根长长的布条将大拇脚指外面的四根脚趾连同脚心向脚掌折,久而久之脚掌和脚趾就被折断了。裹脚一般都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我们可以想象那有多么痛!如果不裹脚就会嫁不出去,这种病态的社会审美摧残着女性几个世纪。照片中就是手拿水烟袋的清末女子。
照片中就是被缠足的清朝诰命夫人。关于缠足的起源,从明清时期起便众说纷纭。有人说这种习俗起源于五代十国,但是五代的舞娘在跳舞的时候偶尔会用锦帛包足。在《南唐书》里曾说小周后有“手提金履,划袜潜来”的说法,意思是说:她只穿着袜子,并没有被缠足。而且在北宋初期也未出现缠足的现象,后来张邦基曾在《墨庄漫录》中提到妇人缠脚。根据高洪兴《缠足史》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缠足风俗确实是开始于北宋而兴起于南宋。
元代的蒙古贵族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是十分赞赏。到了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而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清朝初期极力反对汉人缠足,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难以停止,到康熙七年只好罢禁。清末的缠足女孩。
虽然清朝和天平天国就曾多次下令禁止,但是裹足之风根深蒂固,并没有什么成效。直到辛亥革命后,裹脚的陋习才被逐渐废除。其实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裹脚老太太大多是在辛亥革命后才裹的,辛亥革命后确实很多女子不再裹脚,但是根深蒂固的老观念并没有消失。照片中就是清末裹小脚的妇人与外国人合影,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名妇人好像十分痛苦。
关于为什么要让她们裹脚,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为了防止女子红杏出墙,因为她们在缠足后行动不便这样就不容易做出出格的事了;有的说是为了满足古代男子病态审美,而且古代的文人还总结出小脚的三美与四美。关于对小脚的审美,最著名的小脚审美著作,是清代方绚的《香莲品藻》,把女性的小脚,从形状、尺寸、装饰、气味等角度来作分类品评。照片中裹小脚的女子就是张勋三姨太王克勤。
其实裹脚的大多是家庭条件还可以的,有相当一部分普通百姓家女子是不裹脚的,因为需要下地干活才能养活自己。照片中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只见这名手里拿着铜镜的大户人家小姐有专人伺候,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这位小姐的脚被裹的非常小,这与伺候她的丫鬟的脚形成鲜明的对比。
清朝灭亡之后,裹脚的陋习才被革除。但是仍有很多人还保存着这种陋习,直到解放前夕还是有很多家庭里面的小女孩仍被家长强制被裹脚,这也是为什么十年前还能看到裹脚的老太太的原因。照片中一名小姑娘正被家人强行缠足,她没法反抗,只能默默承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