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O. Henry,1862~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和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出身于一个医师家庭,他三岁丧母,依靠祖母和姑姑抚养长大,15岁便辍学,到叔叔的药房里当了五年学徒,后来得了肺病。又陆续做过牧羊人、会计师、土地局办事员等五花八门的工作。
他在做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的一笔款项亏空,他被控盗用三笔款项,他也被捕入狱。在狱中时他最大的梦想是出狱后当画家,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欧•亨利在创作独特的故事结构和结尾方面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就故事结构而言,他往往以巧妙的铺陈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者从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情节开始,或者通过引人入胜的开篇。
他巧妙地将读者带入故事的世界,不管是描述人物的日常生活还是发展复杂的情节,他都能运用得心应手,让读者不禁想要继续阅读下去,而就故事结尾而言,欧•亨利以出奇不意的方式结束故事,给予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尽管欧•亨利的故事情节通常是普通生活的缩影,但是他却能通过精妙的情节设置使其显得与众不同,虽然读者可能认为故事将会按照某种既定的发展方向前进,但是却在某一点上出现意外的转折。
他用令人惊叹的技巧,让看似不相关的情节最终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是我们觉得故事会有一个特定的结局,但是欧•亨利总是能给我们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尾。
然而,欧•亨利的结尾并不是简单的意外效果,尽管结局出人意料,但它们都与故事的主题密切相关,使整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不管是给予读者忧伤的感觉,还是带来幽默和喜悦,他的结尾总是能引发读者深思。
虽然欧•亨利的故事结局常常令人感叹,但是他也善于用结尾给予读者启示,只要认真品味他的故事,读者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不管故事中的人物是多么普通,他们的命运与情感都能触动读者的心弦。
无论是忧喜交织的结局,还是深刻的社会寓意,欧•亨利总是以独到的手法打动人心。因此,与其期待故事按照既定的套路展开,不如欣赏欧•亨利创造的独特故事结构和结尾。
他的作品教会我们,即使生活平凡,也能在其中发现意义;即使结局出人意料,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长篇作品,欧•亨利都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为文学界贡献了宝贵的珍品。
发展出“意外结局”的技巧
意外结局是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的一项拿手技巧,就其写作风格而言,他经常运用这一技巧来打破传统故事结构,让读者在故事的结尾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
欧•亨利的意外结局技巧并非简单地故意制造一个令人震惊的结尾,而是通过巧妙的情节铺陈,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怀疑故事的真实性,直至故事走向高潮和结尾,方才引发意外感受。
尽管在故事开始时,读者可能会认为情节的发展是朝着某种明确的方向前进的,但是欧•亨利巧妙地通过使用“然而”、“但是”等关联词,改变故事的走向,从而在最后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虽然这样的结局看似突兀,要是没有经过前面的铺垫,读者可能会感到不解,可是在整个故事的线索上,这样的结局却能够与之前的情节紧密相连。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他不光在结局上取得意外效果,而且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
比如,他或者通过描写某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为后续的意外做好铺垫;或者在人物性格设定上巧妙设置伏笔,为意外结局的产生埋下伏线,这样的安排使得整个故事看似平淡,但却在最后呈现出巧妙的谜团,让读者在最后的瞬间恍然大悟。
要是欧•亨利的故事没有使用这种意外结局技巧,读者可能会对故事的发展产生怀疑,因为他的故事往往以平淡自然的语气展开,而不是刻意地强调情节的扭转,无论欧•亨利的作品是以一边的人称来叙述,还是用第三人称来展示故事,他都能在情节的高潮处使得意外结局显得自然而然。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他对于人性和生活的洞察力为他的意外结局技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通过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让读者对故事的情节和结局产生共鸣。
因此,无论是在他的短篇小说中,还是在他的长篇作品中,欧•亨利都巧妙地运用意外结局技巧,为读者带来了无数个惊喜与感动。
深入人心的角色描写
深入人心的角色描写是作家欧•亨利的一个独特之处,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对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产生共鸣。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能得到精心的描写,就像《最后一片叶子》中的约翰,他是一位身患重病的艺术家,却依然坚持画画,这种顽强的精神令人动容,尽管他身体状况欠佳,虽然外界条件不容乐观,但是他的坚持与执着却让人敬佩。
在另一篇作品《红房子》中,作者描写了一对年迈的夫妻,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是依然相互扶持、相濡以沫,要是只看表面,他们的生活似乎平淡无奇,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受到他们深刻的感情。
不仅如此,欧•亨利的作品中还充满了各种个性鲜明的角色,有些人物表面上看似冷漠无情,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柔软的一面,在《礼品本》中,主人公吉姆和德拉的爱情故事。
虽然他们都为对方做出了牺牲,可是却因为种种误会没有领略到对方的深情,只有当他们用心感受,才会发现原来心中早已铭刻着对方的温暖。
在欧•亨利的作品里,不管是善良的普通人,还是伶牙俐齿的小混混,作者都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性,虽然有时他们的行为令人啼笑皆非,可是在他们背后的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人性的真挚与温情。
总之,欧•亨利的深入人心的角色描写,让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鲜活的情感,读者可以在作品中与角色产生共鸣,感受到人性的真实与美好,这种描写方式使得他的作品令人难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塑造普通人的英雄形象
塑造普通人的英雄形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塑造,却不依赖于其背景或社会地位,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展现出非凡的品质和勇气,尽管他们没有超凡的能力。
虽然身处平凡的环境,要是面临挑战,但是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行动,他们可能没有特殊的资源,可是拥有非凡的意志力,然而在困境中,只要他们坚守信念,只有他们坚持追求正义与善良,或者面对逆境,不但不放弃,而且愈挫愈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敢于勇敢地面对。
这些普通人的英雄,不管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压力,也会一边承担自己的责任,为了他人利益着想,不光关注自己的需求,也不忘他人的需求。
他们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也不是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是要么为了保护家人、朋友或者是无辜的人们,与其坐视不管,不如挺身而出,以普通人的力量做出非凡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普通人的英雄形象可以激励读者,让人们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英雄,无论是对抗邪恶,还是追求正义,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都能创造出一番崭新的局面。
这种形象的塑造也教会我们,英雄并不一定需要具备超能力或特殊身份,而是由内心的善良、勇气和奉献精神构成,他们的英勇事迹不仅鼓舞人心,也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普通人中的英雄。
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与讽刺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他以巧妙的手法对社会进行了批判与讽刺,不管故事情节是多么温情脉脉,都能在其中找到对社会问题的隐喻和讽刺,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思考社会的种种现象。
在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欧•亨利通过描写一个年老艺术家住在城市角落里的窗前,痴痴地望着窗外最后一片叶子凋零的情景,巧妙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对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冷漠。
尽管艺术家兢兢业业地创作,但他的才华却被人们所忽视,只有当生命逐渐走向终结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疏忽了那份美好,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社会中对艺术家的冷遇,讽刺着社会对于真正价值的无视。
在另一篇作品《礼品本》中,欧•亨利通过讲述一对贫困夫妻为了买对方圣诞礼物而放弃重要的物品,揭示了社会中消费主义的荒谬和虚伪,即使生活贫困,夫妻仍然心存善良,想要用心意来回报对方。
然而,他们的善意却在现实的利益冲击下显得微不足道,作品中透露着对社会消费观念的深刻批判,让人们反思金钱与情感的关系。欧•亨利在《红房子》中也展现了对社会贫困现象的讽刺,故事中,主人公在街角寻找住所,却遇到一个古怪的红房子,房主只愿以一个折旧了的破伞作为租金。
尽管主人公条件有限,但他对自尊和尊严的坚持,让人感受到对社会阶层不公的批判,作者借由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社会中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对待,以幽默讽刺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欧•亨利的作品中,社会批判与讽刺贯穿始终,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揭示出社会的种种弊端,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现实中的价值观与行为,他的作品不但给人以愉悦,更让人们深刻反思,这也是他作为作家的卓越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