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盘”在吴语中是傻瓜、外行或者冤大头的意思。
最近,读者朱先生来信说,“关于‘洋盘’,在嘉兴方言中确有这个说法,但我觉得用得不是很多,甚至嘉兴人也不见得都知道。而且我觉得在四川话里面用‘洋盘’要普及和频繁得多(我在成都住过一年),我估计有可能属于方言界的外来语。”
我们知道,不同的方言是互相传递互相影响的。其实大的语系也是一样,即使是汉语和外语都可以跨文化交流,互相融合,可以互有“外来语”。
比如英语中的silk 、china和 tea就是从汉语直接借用过去的。另外像tai chi(太极)、jiaozi(饺子)、toufu(豆腐)、won ton(馄饨)、mantou(馒头)、kongfu (功夫)、wushu(武术)、mahjong(麻将)等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反过来,汉语中也有不少词语是从英语的音译借用过来,比如香槟(champagne)、啤酒(beer)、咖啡(coffee)、hamburger(汉堡包)、芭蕾(ballet)、模特儿(model)、沙发(sofa)、吉普(jeep)等等。
发展到如今,这些对双方来说都是外来语的词汇,已经举不胜举了。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想特别强调“语言是互通的,是可交流的”。
所以仅仅从方言来说,那不同方言区的交流更是频繁,我们也因此可以看到同一个词语可以在不同的地点,甚至远隔万里之处出现。比如吴语与赣语在赣东北的融合;吴语和粤语人称代词的异同等,都是有语言学家作出专门考证的。
再举个我们大家熟悉的例子:当年巴金先生的高祖在清朝的时候从嘉兴跑到四川去做官。后来,巴金每次回四川老家过年,年三十晚上,李家总有一道叫“烟雨楼”的菜,这菜就是一道冰糖肘子。李家以此作为对家乡的思念,也因此将“烟雨楼”这个名词带到了四川,而且还丰富了烟雨楼这个词义——除名胜建筑外,还多了层食物的含义。这其实就是语言文化的普及和交流现象,当然也由此加大了对词语进行追本溯源时的难度。
“洋盘”一词,朱先生说,四川话里就用得很普及。其实同样的是,“洋盘”在吴语里也仍然是很普及的。
晚清小说《负曝闲谈》第九回:“且说京城里有个阔公子,姓孙,排行老六,正是北边人所谓‘冤桶’,南边人所谓‘洋盘’”小说作者蘧园(欧阳巨源)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苏州人,生活在上海。他当时说的“南边人所谓‘洋盘’”,应该就是指江南一带人的日常话语吧。
也因此,从近代吴语小说一直到现当代,“洋盘”一词也一直在使用。只不过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由于语言的飞速变化,一些词语会老去,一些新的词语会诞生(比如酷、拉风、粉丝、潮、宅男、晒客等都是近几年的产物)。长三角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前沿地带,语言的变化、更新较内地更为迅速,而方言在普通话的强势推广下,更是急速衰退,因此“洋盘”一词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就用得少了。
我相信,“洋盘”一词应该和近代上海开埠后与洋人的交往有关系。有种说法,这词是从取笑洋人购物不懂讨价还价和不懂货色而来,洋人大抵有钱又老实(此处仅指作为老百姓的洋人),买卖时不懂“盘桩”。以前的国人做生意都是靠算盘算账的。商店开门,算盘摆好,做第一笔生意时就叫“开盘”;晚上打烊,最后一笔生意就叫“收盘”(这个习惯说法已成了股市术语)。
那么,遇见洋人来了怎么办?那就得按对洋人的算法来做买卖。算盘一摇:“今天来‘洋盘’了!”
当然,现在早已不是这种情况了,即便是买菜买杂货,我也好几次看到外国朋友拿着计算器,和摊主在比划指点着,一分不肯让步。“洋盘”做久了,就不是“洋盘”了。
--END